玛丽莎安德(Melissa & Doug)遇到了麻烦。几十年来,这个美国玩具品牌一直严重依赖中国工厂来生产产品,从木制拼图、毛绒玩具到游戏垫等等。突然间,这种做法似乎风险很大。
那是2021年2月,世界被一场大流行所围困。封锁措施扰乱了中国工厂的生产。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敌对行动在损害依赖中国工厂所带来的好处。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进口的各种商品征收关税,导致价格上涨,拜登总统又延长了这一政策。
玛丽莎安德急于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其首席供应链官因此来到了大诺伊达的工厂,这是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约48公里处的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
这家工厂属于一家名为Sunlord的家族企业。玛丽莎安德的高管惊讶地发现,这家工厂竟然可以生产高品质的木制玩具,而且价格与中国的工厂不相上下。去年年底,Sunlord完成了为玛丽莎安德生产的第一批产品,订单不大,大约1万件,而现在每月是2.5万件。

“他们想把20%至30%的生产放在印度,”Sunlord的负责人阿米塔布·卡尔班达说。“印度现在有很多积极的能量。”
在动荡之力——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敌意——重塑全球市场之际,印度展示出可能成为重要的产品制造地的迹象。几十年来一直依赖中国工厂的跨国品牌正在向印度扩张,因为它们希望限制将生产集中在任何单一国家的脆弱性。
向印度的转移可以提高全球供应链的弹性,降低受冲击的可能性,还能促进印度的发展。印度错过了使东亚数亿人摆脱贫困的制造业繁荣——首先是日本、韩国和台湾,接着是中国,近些年是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据孟买的独立研究机构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称,虽然印度约有10亿适龄劳动人口,但全国仅有4.3亿个工作岗位。而且大多数就业者都是日工和农民,过着极其不稳定的生活。不断增长的出口可能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妇女而言,因为她们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正规劳动人口之外。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十分脆弱。在作为独立国家的近80年历史中,印度一直被僵化的官僚主义、对自给自足的热衷,以及对国际贸易的蔑视所累。
总理莫迪改变了这一看法,他简化法规、支持产业发展,因而赢得了商界领袖的赞誉。但这带来的夸夸其谈多于创造的工作岗位:制造业如今只占印度经济的13%,比莫迪十年前上任时还低。他的威权倾向和对印度穆斯林少数民族的妖魔化激起了人们对其领导能力的怀疑,并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从而削弱印度的吸引力。
而莫迪在最近全国大选中令人失望的表现则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失去议会多数席位后,他所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被迫结成联盟以维持权力,这对未来的治理来说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在过去10年里,尽管印度大力建设港口和高速公路,但基本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给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带来了挑战。就连印度制造业的从业者也怀疑印度是否有能力应对快速的增长。

在孟买北部经营一家厨具工厂的全时塑料公司的总经理凯莱什·沙阿说,美国品牌“看到了印度的实力”。但美国公司对中国工业的依赖程度如此之高,即使是微小的转变也会带来巨大的后果。
沙阿说:“即使取消其中5%的生产,也会把印度的工厂填满。”
中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拥有可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几乎所有产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
印度有体量
世界各地都在宣称,印度终于即将抓住其作为制造大国的命运,这并非第一次。以前,这些言论未能转化为现实。但这一次,印度的使命得到了地缘政治现实的帮助。
去年,上海美国商会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40%的公司表示,由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它们正在或打算将计划中的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
大多数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墨西哥拥有特别的优势,可以利用毗邻美国的地理位置以及贸易协定获得更多订单。但这些国家还无法与中国相比,这限制了它们吸收业务的数量。此外,它们在关键部件和原材料方面也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的产业。
印度独一无二的优势是其14亿人口,让它成为超越中国的人口大国。从棉花、铁矿石到化学品,印度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具备发展自己的供应链的潜力。如果说有哪个国家有朝一日可能复制中国在制造业的角色,印度也许是机会最大的。
这些特性解释了为什么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正在积极扩大对印度供应商的采购,目标是到2027年将采购额从2020年的约30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苹果也正在将越来越多的iPhone制造业务交给印度工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