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受去年爆发史上最大规模洗钱案的影响,新加坡提高了外国人申请家族理财办公室(简称家办)的门槛,致使获准设立的人数有所减少,一些中国富豪考虑转往香港设立家办。不过,专家分析称,考量地缘政治风险及法制等因素,新加坡目前仍是中国顶级富豪的首选,东南亚多国经济也因此间接受益。

“其实这几年来,新加坡申请家办的人非常多,但新加坡毕竟体量小,所以政府一再抬高家办的门槛,从原先的250万新币(约184万6千美元)到现在的2,000万新币(约1,475万美元),现在增长变缓也是正常的。”

尽管近年来新加坡家族理财办公室成长迅速、甚至被外界盛赞为全球富豪“最新的财管天堂”,不过,一名在新加坡提供家族理财办公室咨询服务超过20年的廖姓执行董事对美国之音坦承,新加坡近期获准设立家办的富豪人数有所减少。这除了反映新加坡政府希望藉由提高门槛,来要求这些富豪投入更多资源在新加坡外,这名人士还说,目前审查收紧情况,也与新加坡去年爆发高达30亿新币的特大洗钱案有关。

家族理财办公室是指为超高净值的客户提供全方位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以利其资产长期发展。通常来说,这些客户可用于投资的资产超过1亿美元。

中国富豪考虑在港设立家办

廖姓执行董事告诉美国之音:“因为这是新加坡史上最大宗的洗钱案,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并加强审核也是很合理的。严格审核主要是对多重身份的客户以及资金来源等加强审核,所以审查时间会整体拉长。如果客户比较着急,有个备选方案也是很合理的。”

基于议题敏感,廖姓执行董事要求报导不要披露她的全名及其公司的名称。

《日经亚洲》于6月20日的报道也呼应了这名观察人士的看法。报道指出,由于在新加坡申办家办的计画遭受到严厉审查,中国一些富裕家庭正在转向香港申请家办,以作为管理财富的替代方案。一名协助中国富豪设立家办的人士对《日经亚洲》表示,过去6个月内,有3位客户向新加坡提出申请后,也在香港设立家办,以作为备份计画。

一名观察人士也对《日经亚洲》表示,在香港几周内就能设立家办,但在新加坡开设家族办公室,可能需要一年以上时间。

对此,绝大部分客群为中国富豪的廖姓执行董事说,由于其公司同时在香港也有分部,因此确实有“大概5%到10%的(中国)客群”,同时向他们咨询香港家办服务;除此之外,她也有听闻一些客户在咨询新加坡家办前,已经申请到香港的家办,显现中国富豪希望透过两地的比较,为自己争取到最适合的资产管理服务,同时也希望分散风险。

对于新加坡跟香港的家办竞争,这名廖姓执行董事乐观以待。她说,星港两地都有些许差异跟自己的优势,目前情况可望让新加坡或香港筛选到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富豪。她说:“这2个(地方)竞争也是好事,因为让2个地方更有激发力、更会出现更高含金量的申请者。”

新加坡仍是中国顶级富豪首选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Amicus的数据,至2023年8月为止,在新加坡开设家办的富豪中,来自中国的人数最多,达699人,占比为34%,显示中国富豪是申请新加坡家办的主力。

虽然受到洗钱案的严重打击,但根据新加坡最新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新加坡的单一家族办公室数量飙升至1400家,比2022年激增了27%;香港方面,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与德勤合作的《香港家族办公室市场研究》,截至去年底,香港共有2,700家单一家族办公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分析,尽管在家办数量上香港看似多过新加坡不少,但是就中国最顶级的富豪而言,他们基本上只考虑新加坡而非香港,主要考量与东南亚未来发展与政治安全有关。此外,即便新加坡审查变严,这些人士也能获得新加坡政府的特别批准。

陆曦告诉美国之音:“(中国顶级富豪只考虑申请新加坡家办而非香港有)两个原因:第一,东南亚是未来10-15年的风口,资本天然会聚集;第二:香港并非安全之地,与中国大陆的区别越来越小。”

综合媒体报道,在香港上市的云锋金融集团研究及策略总监周道传,今年2月就在新加坡举办联合家办开业仪式。此外,由于在新加坡设立家办后能够申请永居或入籍,因此办理家办是许多富豪移民新加坡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前蚂蚁金服执行长彭蕾、海底捞董事长张勇、虾皮购物创始人李小冬等已移民新加坡的中国知名商业人士,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家办或办事处。

根据国际投资移民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近期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去年和前年,中国高净值人士外流数量居世界首位,多数移居至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

盼资金刺激经济 政策收紧料成常态

尽管中国富豪仍对申请新加坡家办趋之若鹜,但陆曦强调,新加坡目前提高申请家办门槛,旨在希望这些富豪带来的资金能对新加坡像是餐饮、教育等社会各个方面作更有效的投资,特别是现在新加坡经济表现并不如预期的好,因此家办政策的收紧可能会是长期趋势。

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6月20日发布的“区域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以国际贸易为重心的新加坡经济,今年第2季的表现可能维持低迷。此外,由于新加坡国内需求疲弱,预估2024年全年经济成长为2%,低于预期。

陆曦说:“我觉得如果短期之内,(新加坡)这些社会、通(货膨)胀问题不解决,或者短期之内现有家办的钱依旧空转,没有办法迅速地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间去、没有办法尽快地从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地方,向东南亚其他各个地方去扩散,那么现在采取的高门槛的政策,有可能会逐步地演变成为一个中长期的政策。”

在新加坡提供家族理财办公室服务的廖姓执行董事也提出了与陆曦一致的观察,她说:“审查变严格对于打造新加坡成为一个健康成长及高效的金融环境有更广泛的影响。我相信新加坡政府会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执行,来平衡审查力度和审查时间,这肯定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富豪重押新加坡 显现港光环渐失

不过,新加坡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陈企业(Tan Khee Giap)认为,即便新加坡对家办的加强审查成为常态,也不代表新加坡在吸引富豪或是高净值人士上失去竞争力,而一些中国富豪将在香港设立家办列为备选更是充分显示,新加坡与目前受到中国干预增强的香港相比,有其独特优势。

陈企业告诉美国之音:“在新加坡设立家庭办公室,对富豪来说是首选,(因为)他(们)知道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的专业性、国际性。香港跟新加坡作为一个金融中心的差别,是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尤其是最近世界地缘政治的改变,新加坡看起来是法制比较透明、安全、政府官员效率,央行专业性(都很高),他们(富豪)一窝蜂地涌到新加坡来,我们觉得这也是(加强审查的)一个时机。”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陆曦则说,新加坡对于家办的政策收紧的确有可能导致一部分资金流至香港,但无论两地未来在申请家办上的政策变化为何,与香港相比,新加坡在金融中心发展上有着“各个方面的全方位优势”,明显已取代香港成为亚洲最大金融中心。陆曦更预料,在未来10至15年,新加坡的发展会更将迅猛,与香港的差距愈拉愈大。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今年3月所发布的报告,新加坡以1分之差再次超越香港,成为亚洲最大金融中心、在全球排名第三。根据报告,新加坡在2022年就已取代香港,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陆曦说:“毋庸置疑的是,新加坡已经取代了香港,在过去30至40年之间所扮演的一个功能性的(金融)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香港过去的功能已经让位给新加坡了,而这个让位是由当前中国国内和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所决定的。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富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这一件事情的认知是越来越清晰的。”

不仅新加坡 东南亚多国也间接受益

陆曦还说,依照目前的趋势,中国富豪争相涌入新加坡的脚步仍不会停歇,且这些已经确立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高净值人士,在新加坡政府审查机制变得更为冗长且严格之后,还会想尽办法在新加坡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地找寻落地投资机会,减少资金空转的时间。因此,陆曦分析,富豪带着大批资金逃离中国不仅对新加坡是利多,更可能为东南亚经济注入新活力。

陆曦说:“(富豪)设立家族办公室之后,他(们)现在必须要想办法把这笔钱到各个地方能够投出去,不是说仅仅是自己给自己开工资这样一种行为,而要这个钱真正能进入这个区域的实体经济的流通,他必须要在周边国家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当然主要是要首先要在新加坡能够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并且辐射到周边的国家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