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肠辘辘的食客来这里品尝家乡的小炒黄牛肉或剁椒鱼头。服务员操着普通话,端上一盘盘少不了绿色和红色辣椒的热辣菜肴。
这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知名连锁餐厅“回家湘”在香港的开业之夜,它正试图打入香港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品牌创始人黄海鹰身着鲜艳的红色套装迎接顾客,服务员则在一旁分发塞满优惠券的红包。
如今,在香港开餐馆可谓困难重重。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少,今年倒闭的餐馆比开张的还多。但在中国内地也面临着挑战的餐馆老板们却看到了商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现在是在边缘求生。”黄女士说:“我们来看看谁更有勇气,谁会成功。”

近几个月来,十多家中国内地的餐饮名牌连锁店在香港开张,回家湘是其中之一。来自香港的新顾客源源不断地前往毗邻的内地城市深圳,寻找更多消费选择,这让店主们备受鼓舞。
但是,这些餐厅来到香港后却遭到了一些质疑。作为一个长期高度自治的中国领土,香港越来越受到北京的严密控制。对香港的一些人来说,这些餐厅的迁入表明香港的文化正在慢慢被中国其他地区所取代。
在离回家湘不远的地方新开了几家餐馆,提供来自中国南方三个省份的美食:贵州米粉、广西螺蛳粉和湖南臭豆腐。
这些场所主要面向当地人和日益壮大的内地人群体,其中一些人在过去十年中来到这座城市安家。
香港大学商学院在职学生、银行从业者凯伦·林(音)说:“我刚来香港的时候,很难找到正宗的内地菜餐馆。”最近的一个晚上,她在回家湘吃了小炒黄牛肉。
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六年的林女士说:“这里的中餐馆都是以香港的‘本地口味’为基础的。”

内地人抱怨香港食物太过清淡,如今这对本地人来说更加刺耳,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应对这座城市身份的改变。
2019年,在全市范围的民主抗议活动爆发之后,北京对香港实施了一项全面的国家安全法。许多外籍人士和香港本地人离开了这座城市。新冠疫情和香港的公共卫生措施(世界上最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加剧了人口外流。
现在,随着香港被拉近中国的轨道,内地的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危机正在拖累香港期待已久的复苏。
来港移民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是从中国内地来港寻找更好工作的人们,他们获得了政府提供的特殊签证。他们发现这座城市比疫情发生前更加热情好客,当时内地人常常受到香港居民的敌视。
太二酸菜鱼是一家来自内地的川菜鱼餐馆,其香港分店的经理郑慧文(音)说:“香港对大陆人更加包容了。”在这家餐厅,服务员端来一道菜的时候会用传统京剧的腔调大声说:“好吃的鱼来了!”
郑先生十几岁时从邻近的广东省移居香港,夏天会在这里餐厅当服务生打工,他回忆说,香港食客一旦听出他的内地口音,就会对他非常无礼。
随着香港居民越来越爱到边境另一边吃饭购物,这种气氛正在发生变化。
分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