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月来,中国政府为了使经济有起色,一直承诺要促进老百姓多消费,但少有具体措施。
周三,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再次承诺“大力提振消费”,但还是没有提供多少具体细节,也没有表示会拿出多少资金支持。
政府的预算和年度工作报告发布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之日,这是中国政治日历上最重要的一天,报告为今年的经济设定了5%的乐观增长目标,但几乎没有提到今年如果不让出口再次激增的话,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随着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依赖贸易实现经济增长的做法已面临新的挑战。
“经济增长的阻力仍然非常大:房地产市场尚未稳定下来,消费者信心仍停留在低水平,”瑞银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说。“现在又来了新一轮的关税,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需要政策来挑大梁。”
以下是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要点,以及这个预算对于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意味着什么。
政府发给消费者的信息:消费!消费!消费!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存在通货紧缩问题的地方之一,通货紧缩指的是经济中出现了许多物价正在下降的情况。通货紧缩对那些正在艰难应对日用品和其他开支的美国人来说,可能听起来有吸引力,但能给经济带来严重问题:近年来,中国的许多公司和家庭的收入都在缩水。通货紧缩还提高了偿还债务的成本,并鼓励消费者推迟购物,因为他们预期未来的价格会更低。
中国的领导层周三承认了这个问题,他们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设在了2%,这是20年来的最低目标。为扭转物价下跌的趋势,实现这个通胀目标,政府需要让家庭觉得更有钱。
一个办法是扩大国家的社会保障网。官员们说,将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但专家们认为这是个过低的象征性数字。官员们承诺发放育儿补贴,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服务,但没有给出任何细节,育儿和养老是家庭的两个主要负担。他们还提出要提高工资。
政府想吸引老百姓购买家用电器和智能手机等物品,让他们去看电影、到饭馆吃饭。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已向居民发放了餐饮、旅游、体育运动等方面的优惠券,最高打折30%。
但中国领导人周三没有宣布全国性的优惠券,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为想用以旧换新方式购买汽车、电器(甚至电饭煲)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补贴。
政府还打算创造12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把城镇失业率保持在5.5%左右。
政府希望有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公司。
本土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取得的巨大成功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唤醒了政府对民营企业能力的重视。上个月,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与马云等中国企业家见了面,发出信号表示将暂停对科技行业的多年打压。马云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但四年来一直遭到边缘化。
政府在周三表示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
这是实现习近平让中国在技术上自给自足、与美国一较高下的雄心壮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