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内参|中国石化与卡塔尔签27年LNG长协 年供应300万吨;浙江建投原董事长沈德法被调查 系主动投案_公司频道_财新网

0
27

  【财新网】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签27年LNG长协 年供应300万吨

  中国石化11月4日发布消息,当天,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二期(NFS)一体化合作协议,包括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和上游参股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300万吨LNG,并转让其合资公司5%股权(折合NFS项目1.875%股权)。

  这是双方签署的第三个LNG长期购销协议,也是继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一期后双方达成的第二个一体化合作项目。此前2021年,双方签署了200万吨/年、为期10年的LNG长协;2022年,双方又签署了400万吨/年、为期27年的LNG长协。卡塔尔是全球最主要的LNG出口国之一,北部气田扩能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建LNG项目,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二期将新建两条LNG生产线,产能1600万吨/年。

  浙江建投原董事长沈德法被调查 系主动投案

  中纪委官微11月5日消息,据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德法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马士基三季度净利下降近94% 将裁员累计1万人

  财新网11月4日报道,马士基于11月3日披露2023年三季度财报,营收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46.73%;净利润为5.54亿美元,同比大跌93.78%。2020年—2022年,马士基海运业务曾大赚三年,今年三季度转为亏损。马士基表示,业绩大降主要受运价下跌及货量下降影响,当前市场环境日趋艰难,运价远远低于2022年所达峰值,海运运力增加持续施压。三季度,马士基海运业务转为亏损,除了精简人员,其还将减少资本支出。

  广交会吸引19.8万名境外采购商 现场出口成交额达223亿美元

  财新网11月4日报道,第134届广交会于11月4日闭幕。官方数据显示,共有19.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3届增长53.4%;现场出口成交额共223亿美元,较第133届增长2.8%。广交会号称“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和订单金额是最重要的两项指标,通常昭示着中国出口前景。

  与疫情前的最后一届即第126届广交会相比,这届广交会到会的境外采购商人数增长了6.4%。增量多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官方数据显示,在这届广交会上,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共计12.6万人,占比约64%,较第133届广交会增长了近七成。这也意味着来自欧美的采购商较少。

  北方连续降温 北京今日启动供暖

  北京日报11月5日消息,根据气象会商结果,受冷空气影响,近日北方连续降温,为确保市民温暖过冬,北京市将于11月6日0时点火试运行,启动供暖。

  国务院:2022年全国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4.4%

  财政部官网11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其中透露,2022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39.5万亿元、负债总额218.6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94.7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4.4%。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09.4万亿元、负债总额73.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21.8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3%;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30.1万亿元、负债总额145.0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72.9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3.0%。

  BNEF:中国出口石墨管制措施 短期影响或“微乎其微”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官微11月5日消息,中国宣布计划从12月开始“优化调整”对石墨的出口管制措施。“虽然这一关键矿物争夺战中的最新行动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引发震动,但短期内的影响实际上可能微乎其微。”BNEF解释,新出台的管制措施针对的是天然石墨产品,而不是占中国出口大部分的人造石墨产品。从长远来看,此举可能会推动韩国、美国和欧盟等主要进口方投资自己的天然石墨项目,使人造石墨更具成本竞争力,并促进依赖硅和锂等材料的替代电池负极技术的采用。

  国资委召开国企圆桌会议 确保完成全年经营生产目标任务

  国资委官微11月5日消息,11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第五次圆桌会议,会上,中国船舶、中国宝武、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东航、中国商飞、中国电气装备、上海国盛集团、上汽集团等6家国有企业参会。张玉卓强调,各企业要加快“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落实落地,抓紧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及时优化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拓市增收、挖潜增效,确保完成全年经营生产目标任务。要谋划好明年工作,准确分析研判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要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动真碰硬,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做好成本管控,加强刚性约束,切实防范生产经营和金融风险。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交付

  新华社11月4日报道,当天,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运营准备工作全面启动,计划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这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

  中石油单体装机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

  中国石油报11月5日消息,11月3日,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中石油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项目预计年发电量达9.3亿度,所发电量将全部输送至国家电网市场化消纳。位于喀什地区叶城县光伏产业园,是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推动的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占地面积15000亩,今年4月30日正式开工。

  (财新 罗国平 整理)

留下一个答复

请输入你的评论!
请在这里输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