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南部的珠江沿岸,一排排白色的混凝土建筑里,孕育着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简陋的作坊大量生产着廉价服装,这些服装直接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家庭和小企业。无需缴纳关税,也无需接受海关检查。
生产这些商品的工人时薪低至不到40元人民币,加班也是这个标准,而每天的工作时长可能长达10小时甚至更久。他们每月要支付1000元,才能在堆满缝纫机和成垛布料的工厂楼上的小房间里得到一个上下铺床位。
“太辛苦,”吴华(音)说道。他在横跨珠江的大都市广州的一家工厂里缝制裤子,一周工作七天。
电商巨头们在国际市场和像吴华这样的工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震动了全球的零售业和经济。
自2016年以来,运往美国的免税包裹数量增长了十倍多,去年达到了每天400万件。运往欧盟的类似包裹增长得更快,去年达到了每天1200万件。运往泰国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免税包裹数量也大幅激增。
如今,一场全球性的抵制行动正在展开。特朗普总统在2月4日下令停止价值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800元)以下商品的包裹免税免检入境。特朗普暂时中止了他的这一命令,以便让官员们有时间制定一个计划,来处理那些立即开始堆积在机场等待检查的大量包裹。
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特朗普就发起了一连串的贸易行动,包括周四下令让他的顾问们制定新的关税水平,要考虑到一系列的贸易壁垒,其中包括周四实施的新关税,以应对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加征的更高关税。但永久停止免税包裹入境可能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到目前为止,这些包裹不仅避开了他新征收的关税,包括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的10%的关税,还避开了多年来累积的许多其他关税。
美国针对所谓的“小额豁免”——即海关部门不愿费力去检查或计算关税的低价值包裹——采取的行动只是众多行动之一。去年夏天,南非甚至对最小额的服装进口也征收了45%的关税。泰国取消了对低价值进口包裹的销售税豁免,不过仍允许价值不超过1500泰铢(约合人民币325元)的包裹免关税入境。而欧盟的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本月提议取消欧盟27个成员国对价值150欧元(约合人民币1142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
各国对其采取的限制措施给出了不同的理由。特朗普声称,免税包裹通过绕过海关检查,成了芬太尼及相关物质进入美国的渠道。欧盟委员会则表示,有必要确保进口产品的安全,阻止假冒伪劣商品,并防止不公平竞争。南非和泰国采取行动是为了保护本地商户。
“我们有责任确保进入我们市场的商品是安全的,并且所有商家都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欧盟委员迈克尔·麦格拉思说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南部靠近香港的这个地区一直是低成本制造业产品出口的中心,尤其是服装制造业。但随着全球电商卖家的兴起,对这类货物的运输需求与日俱增。
广州已成为全球“小额豁免”货物枢纽。在这座城市的大片区域里,快速时尚服装在有着缝纫车间的混凝土建筑里生产,有时这些建筑的楼上就是生活区。
中国的电商巨头希音(Shein)和拼多多旗下的Temu相互竞争,加起来至少占据了“小额豁免”行业的三分之一,它们在广州的大型办公室里协调着大部分供应链。亚马逊也推出了从中国发货的“小额豁免”业务Haul。
中国的“小额豁免”行业并不局限于广州,也不局限于该行业的主要产品——服装。
广州东北方向960公里之外的义乌拥有大型批发市场,已成为另一个中心。它协调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城镇的玩具、帽子和其他小商品的“小额豁免”货物出口业务。
尤其是希音,它将自己打造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把遥远的客户与那些几乎可以裁剪和缝制任何东西的工厂联系起来。希音与中国各地的5000家作坊和小工厂合作,这种模式几乎完全消除了对店铺库存的需求,甚至对店铺和零售员工的需求也大大减少。
“在希音,我们通过赋能数千家中小企业重新构想了供应链,让他们充分了解我们的客户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该公司在其网站上这样说道。
但广州的作坊主们抱怨说,希音的要求太苛刻了。